首页

忧美之家

时间:2025-05-25 09:23:05 作者:鸟巢首创“分色”进场模式 北京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模式再升级 浏览量:32487

  11月30日至12月12日,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(COP28)在阿联酋迪拜举行。

  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秘书处指出,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举行,这是兑现气候承诺和防止气候变化最严重影响的决定性时刻,本届大会需要成为关键转折点。

  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 斯蒂尔在大会上表示,世界在应对全球升温方面"步伐太小",进展"过慢"。斯蒂尔敦促与会代表迎接挑战,呼吁各国政府采取切实行动。

  气候变化挑战面前,人类命运与共,各方应增强共同应对的决心和能力。一是要践行多边主义,坚持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及其《巴黎协定》确定的目标和原则,加强团结合作,实现互利共赢。二是要加速绿色转型,积极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,推动传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,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。三是要强化落实行动,充分兑现已有承诺,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切实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、技术、能力建设支持,以行动化愿景为现实。

 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,中国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,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智慧和力量。2022年,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%。在绿色转型方面,中国行动果断有力,得到广泛认可,被视为实现必要绿色转型所需变革的重要推动者。基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,中国政府一贯敦促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。尽管中国本身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,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在大力节能减排的同时,提供气候援助,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。中国政府安排了 200 亿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支持南南气候合作。中国愿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风雨同舟、密切合作,携手迈向绿色低碳的美好未来。

  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缔约方大会每年举行一次,是世界上唯一的气候变化多边决策论坛。值得注意的是,COP28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气候大会,几乎所有缔约方都参加了今年的会议。这凸显了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紧迫感和日益扩大的共识,即任何国家不能免于气候变化影响,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。作为负责任发展中大国,中国愿与各方一道,携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。

  本文翻译自《中国日报》12月4日社论

  原文标题:China playing its part by ensuring its steps to address climate challenge are meaningful

  出品: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

【编辑:朱延静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合肥市首条全自动运行地铁顺利接车

距离黄河内蒙古乌海段直线距离18公里的棋盘井镇,以煤炭、焦化、能源等闻名于世,是中国西部工业重镇。白玫回忆说,刚从榆林来棋盘井镇时,每天有上万辆拉煤车在镇里出没,“一旦刮起大风,整个镇里都天昏地暗,大白天开灯是经常的事。”

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周清玉被公诉

东京7月24日电 (记者 朱晨曦)24日上午,日本东海汽船公司一艘载有121人的客船在千叶县房总半岛附近海域航行时出现漏油情况,导致船舵失灵,无法自主航行。

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“无人驾驶出租”

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编撰的《2023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》显示,2023年中国绿茶出口量30.94万吨,占茶叶出口总量的84.2%;出口额11.8亿美元,占茶叶出口总额的67.9%。

冠军中国·青春接力|人形机器人当“上班搭子”是种什么体验?

会前,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对本次大会作批示时表示,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牢牢把握网络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,不断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,着力增强网络空间治理效能,健全网络文明建设工作机制,进一步在网络空间唱响主旋律、弘扬正能量,为加快打造“三地一区”两中心、建设“七个强市”和现代化幸福蚌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、有力舆论支持、良好文化条件、坚强网信支撑。

哈内斯·费尔纳(Hannes Fellner),维也纳大学语言学学院教授、奥地利中国与东南亚研究所所长。自2021年起担任维也纳大学语言学系首席研究员。哈佛大学语言学博士、维也纳大学语言学系博士后。研究兴趣有吐火罗语言学、中国古汉语、中亚和丝绸之路等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